疤痕疙瘩,在临床上通常被称之为瘢痕疙瘩,在中医中被称为蟹足肿或巨痕症,是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产物。
1、发病位置:好发于胸、肩、颈、背与耳廓等位置。
2、常见症状:高出皮肤表面,形状不一,质硬韧,呈瘤状增生,表面光滑,色红而发亮,常发现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向外延伸。
3、疾病特点:患者常伴有瘙痒或疼痛。
疤痕疙瘩易长在裸露位置,会严重影响美观。大部分疤痕疙瘩会逐渐变大,不会自己消失,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。
又称 | 蟹足肿,巨痕症, 瘢痕疙瘩 | 英文 名称 | keloid |
多发 群体 | 无群体限制 | 病发 年龄 | 无年龄限制 |
能否 自愈 | 不会自己消失, 部分会增生变大 | 就诊 科室 | 激光美容科、 整形外科 |
病变 部位 | 好发于胸、肩、颈、背与耳廓等 | 颜色 | 红色、暗红色、 褐色等不一 |
疾病 特征 | 高起皮肤表面、 质硬韧 | 遗传 | 大多数散发,只有 少数是家族遗传 |
疗法 | 激光、手术、 药物等 | 治疗 次数 | 视情况而定 |
疤痕疙瘩起初为淡红色病灶,逐渐突出皮肤表面并超出原来受损的范围,形成硬而有弹性的包块。几个月后,疤痕疙瘩逐渐颜色加深,表面光滑发亮、无毛发,局部可见充血,并可能伴有瘙痒、刺痛等不适症状。
疤痕疙瘩的生长方式如同良性肿瘤,会慢慢侵蚀周围正常的皮肤,邻近的病灶可能出现融合变成更大的病灶,甚至会将一些毛发、毛囊、油脂、污垢等卷入其中,久而久之,疤痕疙瘩还会发生反复感染、化脓、破溃等.
1、小型疤痕疙瘩:直径<2.0 cm
2、中、大型疤痕疙瘩:长度2~10cm,宽度<5cm
3、超大型瘢痕疙瘩:长度>10.0 cm,宽度≥5.0 cm。
1、疤痕疙瘩出现的原因:疤痕疙瘩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,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,持续处于亢进状态,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,因此,又被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。
2、疤痕疙瘩诱因:常为自发形成,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等多种因素也可诱发。其发病与种族、性别、年龄以及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有关。
3、疤痕疙瘩常见四类人群:有家族史;肤色较黑;烧伤;任何延长伤口愈合的因素。
大部分疤痕疙瘩,如果不处理,会逐渐变大,主要是因为疤痕疙瘩处于增生活跃期。
判断疤痕疙瘩是否处于增生活跃期的方法:
1、疤痕疙瘩很红,处于充血状态;
2、疤痕疙瘩经常性瘙痒或疼痛;
3、肉眼可见疤痕疙瘩边缘正常皮肤遭到侵蚀,不断变大。
满足以上几条中的一条,就说明你的疤痕疙瘩处于增生活跃期,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治疗,防止疤痕进一步恶化。
疤痕部位组织细胞比较敏感,一些外界刺激,容易使疤痕疙瘩受到刺激,而增加变大的进程。因此,疤痕疙瘩的日常护理必不可少。
1、不要使劲抓挠。疤痕疙瘩经常会有瘙痒等症状,尽量避免抓挠,如果瘙痒或疼痛难耐,尽量去医院就诊。
2、避免刺激性食物。饮食一定要清淡,尽量少吃辛辣、油腻食物和甜食,降低油脂分泌,可以减少毛孔堵塞几率,防止皮肤感染。
3、避免使用乱七八糟的产品。目前,市场上有很多除疤产品,疤痕患者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,胡乱使用,避免疤痕部位受到刺激。
4、受伤初期忽视护理。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,在受伤的初期,认为小伤很快就好,不注重护理导致疤痕感染,引起肉芽组织过度增生,离炎性细胞越近,成肌纤维越多,疤痕形成越多。